您好!欢迎来到汽车资讯网...

APP | 登录 | 投稿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评论 > 国内汽车制造缺芯问题减缓,好事还是坏事

国内汽车制造缺芯问题减缓,好事还是坏事

来源:汽车艺术网 原创   |  2022-09-28 08:36
据外媒消息,现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芯片问题仍然很严重。根据国际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,由于汽车芯片依然短缺,仅上周全球各个地区的汽车产量,就减少了约

 

  据外媒消息,现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芯片问题仍然很严重。根据国际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,由于汽车芯片依然短缺,仅上周全球各个地区的汽车产量,就减少了约9.67万辆。其中,北美地区减产5.4万辆;亚洲及其他地区减产2.5万辆汽车,中国则减产8,200辆汽车。这就预示着,由于缺芯问题的影响,汽车减产仍在全球不断的蔓延。
 

 

  截至本月25日,由于汽车芯片的短缺,今年全球汽车制造已经累计减产已达到337.68万辆,而去年同期的累计减产量高达893.4万辆,明显出现了减缓趋势。而汽车缺芯问题虽然有所减缓,但由于高端芯片的短缺很多,无形中又加剧了主流品牌的竞争问题。

 

  在国内,因缺芯减产已经累积达到了16.67万辆汽车,这一数字,由与去年同期的减产(约160万辆)好了许多,现在只是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。所以,AutoForecast Solutions公司也预测,到2022年底,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很可能攀升至420万辆左右,而中国市场,是相对最好的制造地区。

 

  根据一些车企的高管表示,预计芯片短缺不会在2023年结束,企业当前正在为供应链中断的“新常态”做准备。这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对新产能的投资现已步入正轨,但在2023年前(包括2023年),半导体供应仍将可能存在结构性短缺。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,不可能这么快得到解决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缺芯现象仍要伴随汽车制造很长一段时间,企业只能另想出新的办法加以应对才成。

 

  可以看出,汽车缺芯问题的持续,很大程度上是发生在竞争较为激烈的车型上,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“僧多饭少”现象,所以,作为国内制造,缺芯问题虽不像国际市场这么突出,不单纯是我们的制造如何如何了得,而是多处在竞争不激烈的产品环节,这就使国内所造的新车,有可能很好地避免了芯片的短缺问题。再加之,国际上已经逐步收紧了高档芯片的供应,这就更需要国内汽车企业加以重视才成。
 

 

  由此就可以看出,芯片已不单纯是供应问题这么简单,而是与国际竞争、政府干预、制造环境变化综合来考虑才成。否则,纵然是芯片减产并不严重,如果缺少了应有的竞争力,也是非常被动的。所以,既然芯片也要区分高中低档、也有技术先进与落后之分,那么,这就需要国内在制造与创新上多下功夫、多投入,最大限度地缓解外方卡脖子的现象出现,这才是最终能解决问题的关键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LINGRAN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奔驰汽车召回变常态,为何需要引起重视
下一篇:马斯克靠新“玩法”成就财富榜首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