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汽车资讯网...

APP | 登录 | 投稿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评论 > 造新车要重视的核心,为何仍是品质

造新车要重视的核心,为何仍是品质

来源:未知   |  2025-04-03 08:48
进入到2025年,人们担心的车市价格乱象虽未发生,但关于汽车品质问题,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争论!这不仅是由于,年轻人的新车换代周期越来越延长,无疑会对品质的要求更高

 

  进入到2025年,人们担心的车市价格乱象虽未发生,但关于汽车品质问题,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争论!这不仅是由于,年轻人的新车换代周期越来越延长,无疑会对品质的要求更高;还在于,企业因为品质所暴露的问题越发让消费者看不懂,这就再一次让消费者意识到,不买信得过品牌、不实实在在的产品,其使用结果都不会好!

 

  与品质相符合的名词,显然是货真价实、技术精湛、质量可靠等等,而与其相反的,就是锦绣于外、以次充好、缺斤短两等等,这些本该是泾渭分明、水火不容的词语,却总是被一些企业搅闹的模糊不清,甚至以故意为之的姿态搅混水,其目的无疑就是想浑水摸鱼!似乎,在消费者难以辨别车型是真假的同时,也让整个车界都处在一种较混乱的程度上,让人们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!
 

 

  别的不说,有些企业一方面昭告天下,造出了1000万或500万内最好的车型,但有的产品却没过几年就在看不见的地方锈得一塌糊涂,而这些车型,实打实会卖给消费者的!所以,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不负责任的忽悠,以及不管不顾的降低成本,以至于让消费者的权益只能是每况愈下!特别是,在国际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,消费者换车的频繁度再减弱、购新车的欲望也在降低,这都使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。而消费者,也只能寄希望选择到品质更可靠的品牌与厂商,或许才是不上当的关键。

 

  为何说市场竞争越激烈,就越需要品质

 

  对于现实车市的竞争,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性价比一词,已经成了消费者衡量车型与产品的无形标准。或许,正是因为一些企业抓住了这样的想法,才拼命在形式上做文章,以至于,让许多未经世事的年轻车主,只能是买了、试了以后,才知道是不是买到了得心应手的品牌。换句话说,只有做了“小白鼠”以后,才会显露出无可奈何!

 

  原本,每一款新产品都是不应该是以降价为目的的,大多都会在销售好了以后,销量上来了,通过成本的自然降低,才能够有降价的可能性。而现在,更多的产品会一上市即降价,这确实凸显出许多的问题。这样一来,随着汽车价格战的变味,也让人们不得不质疑品质上的问题,很有可能会更加突出!而这样做,就会出现谁比谁更能够优化成本、谁比谁更能够投机取巧的现实问题,这或许才是造成新车没过两年、看不见的连接处会锈迹斑斑的主要原因。
 

 

  相比之下,消费群体在过了冷静期以后,特别是在经济大潮卷的无法承受之际,频繁换新的现象,就会得到抑制,其新车的使用期必然会不断拉长。这样,那些与产品内容对不上的号的忽悠、以及大力鼓吹自己产品如何如何的问题,自然也暴露无遗!为此,也自然而然会让消费者颇感到无可奈何!

 

  造成品质不佳的问题,为何会频繁出现

 

  对于汽车来说,品质就不应该是什么事儿!谁都懂得品质好是为了长远,而品质不佳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但现实中,就是有人愿意玩形式、愿意玩“驴粪球表面光”那一套!甚至会出现,重视品质的一方,被忽悠成落后、而仅玩表面的的一方,却是先进!这不能不让人更多的看不懂!特别是,随着吹牛的功夫越发了得,对于造车的理解就会出现多重问题,这或许才会更要命的问题。
 

 

  现实中,人们都见识过,同一个产品其价差可能高达十倍!这样,造车的标准如果欠缺,就很可能会给一些车企通过对成本的精妙核算,让成本降到难以想象的程度!与此同时,新车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了!过去,像迈巴赫、劳斯莱斯等车型,所选用的座椅的牛皮,有的都是选用上好的小牛皮精制而成,而现在有些车企,纵然就是用革,也会说的比别人好上数倍!这样的做法,确实伤害面极大!而这样的伤害一旦变得肆无忌惮,最终还是会落到品质上难有保障!

 

  为此,在无数个零部件构成的汽车方面,谁比谁稍强一些,是自然而然的。换句话说,每个企业和产品,都有自己拿得出属于自身的优势与特点。如果在标准上不能达成共识、不能讲究基本的诚信,就会出现无法想象的品质问题,而这个时候,管理者的欠缺作为,更是让消费者承无法承受品质问题的冲击与损害,这或许才是最不能令人理解的地方!
 

 

   客观地讲,品质本身就是公认标准之上谁做的更完整与谁做的更好的问题。而不是,表面上光华无限、但骨子里却是无法见人,这就是最需要企业反思的。或许,在发展与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,能够用一时的现象迷惑消费者,但时间一长,好与坏、高与低总是会露馅的。但愿,这样的品质问题会得到更多的重视,才不至于成为消费者的噩梦!

 

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凌 然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仰望U7走新型豪车发展道路为何与众不同
下一篇:新能源车领先技术“露馅儿”,该引起反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