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汽车资讯网...

APP | 登录 | 投稿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评论 > 日产汽车瞄着中国车“走出去”意欲何为

日产汽车瞄着中国车“走出去”意欲何为

来源:汽车艺术网 原创   |  2023-12-20 10:46
近日,日产汽车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意在从本地培养和联合产学研人才进行电动车相关的研发。这就表明,日产汽车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同时,也开始效仿国内汽车走出去战

 

  近日,日产汽车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意在从本地培养和联合产学研人才进行电动车相关的研发。这就表明,日产汽车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同时,也开始效仿国内汽车走出去战略,将目标进一步瞄准海外市场。这样的行为,看似有些是在走弯路,但如果许多合资企业都要仿效这种做法,并利用国内的人力、物力的优势成本参与竞争这就会对自主汽车已有的新优势,构成难以想象的挑战。

 

  联想到合资制造这些年在新势力冲击下的被动,已经处在被各方的影响包围之中。一方面是外方在传统制造转型中,由于慢半拍,似乎已变的跟不上形势;另一方面在新势力冲击以及本土制造发展的比较中,逐渐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别的不说,仅日产在中国市场那个的销售,就出现了问题。特别是,在其销售近三百万辆的全球销售,过去能够占到三分之一,而现在仅有五分之一,这不能不让日产考虑在中国市场的新改变。
 

 

  变化一,与本土研发机构合作,意在跟上新发展的速度

 

  这一次与清华大学合作,主要就是适应本土的新能源研发,这是日产快速适应国内制造的第一步。这不仅考虑到,清华大学是优秀人才的摇篮,还在于这一主要学府在新能源领域所具有的综合发展优势,从而使日产能够在技术转型中,得以近水楼台的对人才、新技术以及对中国制造,有更多的了解和快速的为我所用。这样一来,日产优先合作谋求转型的做法,确实有些不同凡响。

 

  其实,作为与中国车企合资,也应该是中国制造的一部分。按理说,合资企业有如此大的动作,也是很正常的。只是由于这样的做法,是在借力打力、也是直奔与中国本土制造的竞争而来,这才需要国内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。特别是,在面对中国市场、面对海外出口,都是在复刻中国制造成功的经验,所以,如果自主汽车不能为此而思考自身的应对方式,很容易被拥有着多方优势的跨国车企所反超,这才是最不划算的。
 

 

  变化二,在中国制造应对出口,合资车企唱的哪一出

 

  如果在中国市场销售受阻,就考虑用现有的人力成本较低的制造,面对海外市场,这一招在特斯拉、福特等车企都在做,也都让车企尝到了甜头!这就使日产可以在中国市场攒足劲以后,得以用出口来缓解在国内市场上的被动局面。

 

  而通过在中国研发、在中国制造的产品,流向海外市场,既可以挤压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出口空间,也能很容易的让产品及时脱手,其一石二鸟的做法,确实成了日产现实制造的如意算盘。这样的举动,说到底还是合资与自主之间的博弈,只不过跨国车企开始逐步走到前台,这确实存在着许多可推敲的地方。如果这个时候,自主车企不能在走向海外方面,保护好自由的新能源制造优势,也很容易在合资制造的冲击下变的问题多多。所以,日产走出去举动,确实该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 

 

  客观地讲,日产汽车连续打出组合拳,很显然是为了挽回在中国市场销售不利的被动局面,也是让转型更加顺利的具体步骤。但这些都具有着冲击自主汽车好不容易占据的先手优势,才是最需要警惕的问题。而自主汽车面对着日产的举动以及更多跨国车企的不断转型,该何去何从,就显得非常重要了......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车 氏


 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让二手车市场更繁荣、更有竞争力
下一篇:如何为消费者解决新能源汽车困扰